人性本善(孟子为什么说人性本善?)
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武力,充满杀戮的时代(见本书上面《东周后半期为什么叫“战国时代”》的标题)。孟子曾把当时的情况形容为“争地杀野”;为城而战,为城而杀。“为了自己的利益,为了赢得战争,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,人命贱如粪土,可以随意践踏。
面对这样的时代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:比如杨朱认为,人首先要为自己想到Youyou.com,天下之事与我无关。他们过得好最重要。即使拔掉一根头发对Youyou.com也有好处,对他们来说不划算。再比如墨子,他主张“兼爱”,呼吁停止战争,主张人要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爱别人;再比如庄子,他对世间的纷争采取超脱的态度,认为在这个混乱的现实世界中自由游荡,总比被碰撞得伤痕累累好。而孟子从人性的角度,发现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光辉的善意。
为了说明“人性本善”,孟子曾经举过一个例子:如果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深井里,他的内心会本能地、下意识地感到一种震撼,他会担心孩子的安危,这叫恻隐之心。这种心理活动不是因为这个人和孩子的父母有交情,也不是因为他不想被别人表扬,更不是因为他讨厌孩子哭喊救命的声音。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,不需要后天学习。这个隐藏的心,就是“仁”的出发点和本源。如果可以广泛推广,可以导致个人和整个世界的理想状况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“不堪”之心,历代先王才采取种种惠民措施,才有了当时的太平盛世。由此可见,孟子的“性善论”是其仁政思想的前提和基础。他强烈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,以古人为榜样,用这种“善”来激励和引导人民。他认为这是让世界统一稳定的根本途径。但这种看似一劳永逸的 *** ,对于那些贪婪的统治者来说,很难付诸实践。就算孟子用中国人文始祖的例子来启发他们——尧舜和我们一样都是人,他们能做的,我们当然也能做——依然无济于事。
与孔子相比,孟子生活的 *** 一代发生了很多变化,他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一定的选择和创新,但孟子无疑是孔子最忠实的追随者。从史书上寥寥数语中,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孟子对自己没有和孔子同时出生(比孔子晚了约200年)的遗憾。他说,自从有人类以来,没有人比孔子对世界的贡献更大。如果我有一个愿望,我想成为一个像孔子一样的人。孟子在自己的著作中之一次把尧、舜、禹、唐、文、、周公、孔子并列出来,成为后来儒家“道”的先声。明代大学者王阳明从孟子的学说中发展出“致良知”说,成为“心学”体系的顶峰。至于《三字经》开头的“人生之始,性本善”,是南宋以来700多年的孩子识字时首先要接触到的。可见孟子的性善论在当时是被忽视的,但对后世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。